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
2007年11月3日 星期六
噶瑪蘭ㄟ古厝跟國立傳統藝術中心(下)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iR74oegwE1mh5ffHiygzg1wsRnCMhgrqWu8JhRaxPNelCgQwa8szthhEZ_I3OhCbrMrBKc8bCtUdoo2jlb28r4HaR_vjbvH-6nloWaY7l6X-NqsNqDyKDK2JFAeYkrxD3QaKb60r0tGwE/s400/IMG_0067.jpg)
「國立傳統藝術中心」是一趟人類進行歷史傳承的藝術瑰麗之旅。現場有看到一場鯽仔魚娶親的表演活動,看來十分熱鬧外,還參觀「2007台灣紙藝大展」,對於台灣民間有著許多藝術高超、手法細膩的紙藝感動萬分,但遺憾的是,館內規定不能攝影,只能將當時的驚呼聲與讚嘆狀,疊堆在記憶的框架裡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hn4C8lKC6rsU4JJJGiMmVNSu86uGyfRwvKQ5cwAz-FWYdQ4hsadDigYojp_8a5Exdg2wZTtZ7gy4UB4_OUnwoGSTugjZKLTlkbnTtFuW0QOuH_QfYn2XwPoWAKaRkGPFY7IqITm8bxy7c/s320/20071015%E5%82%B3%E8%97%9D%E4%B8%AD%E5%BF%83008.jpg)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gUnlfwI5GVh9_wsKX27enWu_v7NWM7zziiTcFL9TYYWmMHsb09UwhSvKucnkCzXTTph0ZB5M8wyu9MFNw5Y8JkAdshrn-MPBhzUp5BARbBiS4dEh4ZeDCaHvy5Z_M-L_XsfEEjLIrP_aA/s320/IMG_0068.jpg)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i5-Hj5yDV5uhpp1WBAeQC_uCjcZM13KebeRpg1hWqhCIOsq8-5OcIGcBv7XX_CfNWomkMzLOTbddVXd8hIwon5sQVnGCNJD948rEfaAw8a8PZSmyMSokkuHxL5kxFDDXytMLCfdRMFkfQ/s320/20071015%E5%82%B3%E8%97%9D%E4%B8%AD%E5%BF%83007.jpg)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iQ_Qc26vNavd3TJHDljuy7V8EKVtQFzSXtKvcIjNpRrgl1s5K1Z_NsMvZjdycjS6nbJQUAOH5JYaZvRBPOYmBfS7sfxq5eVlnYbR-UwnstPjBESFSxrUttktvI0cbubOCRLiEEQancxaU/s320/20071015%E5%82%B3%E8%97%9D%E4%B8%AD%E5%BF%83002.jpg)
「傳統」意味著歷史傳承的意涵,「藝術」則是人類對生活的感觸所加以創造、並兼具美感的產物,傳統藝術的創作靈感多來自於基層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,能具體呈現該地的風俗民情、思想價值、宗教信仰及食衣住行育樂等現況,深入人心,同時令人感動;舉例來說,一次看見某影片中的老爺爺一邊咧嘴笑,一邊手拿毛筆在彩繪紙燈籠,那種傳統藝術的美,令人嚮往,並且難忘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hRn0aR3Svyv22S8fbtK7bpCmthKggFEKK7sl9PXuha9hAd1dtZNdp7xiwbw0x7RzVpcnm6qqNbVMNzi4wNr-sBSIq8iFk2jR9P4u0JC61kZo3YFjuwVZZODJmo6IfXn4B1-wiKYl7BZVo/s320/20071015%E5%82%B3%E8%97%9D%E4%B8%AD%E5%BF%83028.jpg)
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
噶瑪蘭ㄟ古厝跟國立傳統藝術中心(中)
民宿主人林先生本是在台中縣太平鄉生活,後因要照顧父母才又搬回宜蘭五結,托宜蘭童玩節、傳藝中心、親水公園等等的福,友人常常會因此到林先生家借住,因此他們也建議林先生就開家民宿,享受一下週休五日的悠閒暢快,因此四、五年前,「噶瑪蘭ㄟ古厝」就這麼誕生了;六十幾歲的林先生說,有很多客人都喜歡他的樹屋,甚至還有匯豐銀行的印度籍主管,帶著一票同事,把「噶瑪蘭ㄟ古厝」全部的房間都包下來,在樹屋前唱歌跳舞、在池畔划船釣魚、在田間騎車漫步,三、四天的行程下來,這群外國客人都不離開這裡,彷彿就像個villa一樣。
不過,林先生談起「噶瑪蘭」文化的歷史,還自我解嘲地說,他們族內的女性都被漢人抓走了,當然還有他們賴以維生的土地,不過他們還有一項技能,就是捕魚,言談之間,我感受到林先生對於自己的捕魚技巧,似乎很自豪;對於過去,漢人與噶瑪蘭人之間的恩恩怨怨,似乎從林先生臉上的歲月痕跡,還有歷盡滄桑的雙眼,慢慢流逝在歷史的洪流中。我跟林先生的合照。
【延伸閱讀】
噶瑪蘭人為一母系社會,聚落型態採取近河的小型集村,女耕男獵,農作物以小米、玉米、地瓜、稻米為主,而每年的三、四月,是噶瑪蘭人的新年,也代表飛魚豐收季節的來臨,他們稱捕飛魚叫做「LaLiGi」;
噶瑪蘭人外觀上不論男女,顱骨較高,眼窩較深。盛傳噶瑪蘭人從印尼到台灣的蘭陽平原定居後,建立了三十六個社群,也就是俗稱的「噶瑪蘭三十六社」,隨著吳沙入墾宜蘭後,漢人或騙或搶,造成三十六社的逐漸凋零,而我們住宿的「噶瑪蘭ㄟ古厝」,是目前三十六社當中唯一僅存的「流流社」。
事實上,噶瑪蘭族語至今依然被該族族人保存使用,同時他們也已經編印噶瑪蘭語辭典、語法等教材,做為學校鄉土教學的材料。噶瑪蘭族不僅族群意識強烈,宗教信仰以及文化祭儀也都十分鮮明。
一直被半強迫附屬在阿美族當中的噶瑪蘭族,是台灣平埔族的一支,也是平埔族漢化最晚的,不論是祭典或語言文化都來自印尼,都與阿美族完全不同,因此,從1980年開始,噶瑪蘭族的原住民,就開始展開尋根以及正名運動。經過長期的努力,緊接著邵族之後,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也在2002年正式認定噶瑪蘭族為原住民的第11族。
宜蘭地區,舊稱蛤仔難或甲子難,正是「噶瑪蘭」(Kavalan)一語的音譯。「Kavalan」在噶瑪蘭語裡面,是「平原之人類」的意思。清朝政府起初將宜蘭視為邊疆,成為海盜、流寇的聚集地,後於1810年設「噶瑪蘭廳」,1875年噶瑪蘭廢廳改縣,而以噶瑪蘭的「蘭」字,冠上「宜」字,改稱「宜蘭縣」,由新設的台北府管轄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hPkaA5e8YnBerLLlkax4Wno0A_O1vV1aX_N57DIP5Elo5Bj74jv_u_bdGCkYKUgwb98SGGXMjwww1iiYiYKPCyegVIfXLSRrNdK4kyxSJvYwH2-D4JWDb1EUdroQJrcpTL1_eSu9wJRto/s320/20071015%E5%99%B6%E7%91%AA%E8%98%AD023.jpg)
【延伸閱讀】
噶瑪蘭人為一母系社會,聚落型態採取近河的小型集村,女耕男獵,農作物以小米、玉米、地瓜、稻米為主,而每年的三、四月,是噶瑪蘭人的新年,也代表飛魚豐收季節的來臨,他們稱捕飛魚叫做「LaLiGi」;
噶瑪蘭人外觀上不論男女,顱骨較高,眼窩較深。盛傳噶瑪蘭人從印尼到台灣的蘭陽平原定居後,建立了三十六個社群,也就是俗稱的「噶瑪蘭三十六社」,隨著吳沙入墾宜蘭後,漢人或騙或搶,造成三十六社的逐漸凋零,而我們住宿的「噶瑪蘭ㄟ古厝」,是目前三十六社當中唯一僅存的「流流社」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g3hQ5fcxP2VK0kuvlpBQoLl8qLBwr1S4kiFMvQfe9yJlM-Zb8QTs4CLVE2PlXf5ANy2iHzoL-Q8_XwM9wkO-Yc-r0UmX5xxLwKWf6lGqJQX9i4RWKj2c1XWZsX3Db4H5b4Vf2Rr7QmOIc/s320/20071015%E5%99%B6%E7%91%AA%E8%98%AD034.jpg)
一直被半強迫附屬在阿美族當中的噶瑪蘭族,是台灣平埔族的一支,也是平埔族漢化最晚的,不論是祭典或語言文化都來自印尼,都與阿美族完全不同,因此,從1980年開始,噶瑪蘭族的原住民,就開始展開尋根以及正名運動。經過長期的努力,緊接著邵族之後,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也在2002年正式認定噶瑪蘭族為原住民的第11族。
宜蘭地區,舊稱蛤仔難或甲子難,正是「噶瑪蘭」(Kavalan)一語的音譯。「Kavalan」在噶瑪蘭語裡面,是「平原之人類」的意思。清朝政府起初將宜蘭視為邊疆,成為海盜、流寇的聚集地,後於1810年設「噶瑪蘭廳」,1875年噶瑪蘭廢廳改縣,而以噶瑪蘭的「蘭」字,冠上「宜」字,改稱「宜蘭縣」,由新設的台北府管轄。
我要看上一篇:噶瑪蘭ㄟ古厝跟國立傳統藝術中心(上)
我要看下一篇:噶瑪蘭ㄟ古厝跟國立傳統藝術中心(下)
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
噶瑪蘭ㄟ古厝跟國立傳統藝術中心(上)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3hJ9G_9YgdUDjUi8_-DEFGEbgbWEXG28JCz-ecq7yzEsFGdia66xOX-i2HYLvUZytqzxerRRRW_4GtN0NMqQeJb0OTMxeW-ujVunmZhcGtM-j8OXCM_daY0_Gl7QgMLN-iifcGGiNqoo/s400/20071015%E5%99%B6%E7%91%AA%E8%98%AD029.jpg)
「噶瑪蘭ㄟ古厝」,能夠體驗宜蘭原住民的文化與熱情,享受如同家人般的溫馨服務與貼心照顧,一切都是值得的,雖然素昧平生,但是民宿主人林先生親切的服務與令人熟悉的好客精神,這才是民宿!
不管次數多久、年紀多大,只要是離別時刻,我都會有鼻頭一酸的不捨之意,這次也不例外,難得地與全家人一起去埔心牧場看小豬、美麗華坐摩天輪、大魯閣打棒球,或是在路邊吃永和豆漿,都是很好的回憶,但是當我、老妹、爸媽要各自分走,儘管明知很快就能再相聚見面,但是就是會感到依依不捨,我看,這樣的「壞習慣」,從大學時就染上之後,就很難戒除。
五結鄉的民宿「噶瑪蘭ㄟ古厝」,這個民宿的最大特色,除了有台灣原住民第11族的「噶瑪蘭文化」之外,最大的賣點,就是它的樹屋,給遊客們一種體驗原始部落文化的樂趣,不過,樹屋的隔間是臥室與浴室分離,必須離開臥室才能到浴室,而且比較貴。
上圖為古典二人房從門外向內拍攝,下圖為房間的門外一景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O6vEy9N_LSgqhHUjkSnBmHv6UudC_bM6dgvVtFyPp4wOQhA1GgQ3vl-OWxSc5dDTardBdlNPFBwS7g4RdVhilIH3cO4pc1wBbJjz2rIebaiBMBkjt9mkE6hNvGX0oaBlYqf7NYXLAt7Y/s320/20071015%E5%99%B6%E7%91%AA%E8%98%AD009.jpg)
不管次數多久、年紀多大,只要是離別時刻,我都會有鼻頭一酸的不捨之意,這次也不例外,難得地與全家人一起去埔心牧場看小豬、美麗華坐摩天輪、大魯閣打棒球,或是在路邊吃永和豆漿,都是很好的回憶,但是當我、老妹、爸媽要各自分走,儘管明知很快就能再相聚見面,但是就是會感到依依不捨,我看,這樣的「壞習慣」,從大學時就染上之後,就很難戒除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ijnyuK5OUg_Fq4Ytr8Qh6uSTUYrf8CLqqT00edfDlFF7ygYkuPFDcXFIg8zt_xCp2MpbrGF-AGVrDa2z3Nie-UPUVhnGxN0KmgSUbNcbHU-BIsPkfuZWhzG46ePSCjJlArBF5tvX34hx0/s320/roomp02.jpg)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gYjaVQUWnRZ5o-SAX7WIK5DZqLWgKjnQJ6gKQmSMBAuAe9in-oAID-r_06B_TEQE5pghI47Q6U3cus3HnJYuoKMrXthkbhdSZ7m4GEpn_iDyGezFbBw4hUQWvYGvpU04ozsEXzV4CzxKg/s320/20071015%E5%99%B6%E7%91%AA%E8%98%AD004.jpg)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O6vEy9N_LSgqhHUjkSnBmHv6UudC_bM6dgvVtFyPp4wOQhA1GgQ3vl-OWxSc5dDTardBdlNPFBwS7g4RdVhilIH3cO4pc1wBbJjz2rIebaiBMBkjt9mkE6hNvGX0oaBlYqf7NYXLAt7Y/s320/20071015%E5%99%B6%E7%91%AA%E8%98%AD009.jpg)
我要看下一篇:噶瑪蘭ㄟ古厝跟國立傳統藝術中心(中)
訂閱:
文章 (Atom)